太极拳内功的练习方法 浅谈开肩开胯

开肩开胯是怎么回事?
一种拉韧带的通俗说法 。 不能说百分百对身体无害 , 但只要方法正确 , 是肯定无害的 。 方法不正确 , 容易造成韧带拉伤 。
开肩:
说白了 , 就是让肩膀在自然放松的情况下 , 尽量往肩后延展 。 尽力让两个肩胛骨靠紧 。 就像T台上的模特那样 , 挺胸 , 把脖子以下 , 锁骨部分尽量亮出来 。
方法1:身体背靠在墙壁上 , 两手握拳 , 叠在一起 , 顶在腰上 , 但屁股和背要贴在墙壁上 , 叫一个人把你的肩膀尽量压到墙壁 , 这样开肩最好 。
方法2:面向墙壁 , 最好贴在墙壁上 , 两手抓住向上举 , 然后叫一个人(最好有练过舞蹈的)膝盖顶着你的背 , 把你的手往后拉 。
开胯:
简单说就是拉大腿内侧的韧带 。
练习之前 , 最好要先压压腿 , 这样算是热身 , 不容易受伤 。
方法1:扶着把杆(或是栏杆)打开双腿下蹲 , 蹲的时候腿要尽量向两边打开 , 脚跟和脚跟并拢 , 最好呈“一”字型 。
方法2:面向把杆 , 将一条腿架倒把杆上 , 另一条腿的脚掌呈“一”字型站立 。 用你的胯骨去贴把杆 。

老拳师经常说 , 开肩开胯 , 肩胯相合 。
实践中 , 经常见到练习时间较长的爱好者仍然没有开肩开胯 , 更不可能知道如何才肩胯相合 。
是心脑意识拳 , 因而凡习拳起步就是从意道进行研习的 , 不然 , 仅仅做了一些简单的体操运动而已 。
太极拳用意 , 宜清宜淡 , 以至于无 。 拳之真意既不是有意 , 也不是全然无意 , 而是介于有意无意之中 , 是一种潜意识的、自动化的、不期然而然的、自然而然的状态 。 这当中是一种极高的哲理 , 是辩证法 。
开肩开胯 , 是说要松肩关节 , 松胯关节 , 使关节周围筋腱、肌肉、软组织、神经系统等放松 , 让关节运动幅度加大 , 气血畅通 , 气机自然 , 内劲贯通无滞 。 如何松?不是每个人都会明白的 。
我们经常说 , 上阴下阳、内阴外阳、前阳后阴 。 比如 , 手臂平展 , 手心向下 , 则整个手臂上面为阳面下面为阴面 , 外侧为阳面内侧为阴面 。 再如 , 两脚虚虚一站 , 前面为阳面而后面为阴面 , 外侧为阳面内侧为阴面 。 这一阴一阳是自然存在的 , 然而 , 要使之阴阳相通 , 即阴阳相吸相合为一 , 意念无偏 。 也就是说 , 两手同一、两脚同一、手脚同一 , 单从一只手与一只脚而言 , 上面与下面同一 , 外侧与内侧同一 。 同一就能相通 , 同一就是一体、一个 , 意念均匀弥漫在它们的皮表 , 故内在空通为一 。 因此 , 如果肩上面(阳)肌肉紧了 , 意念转至腋下(阴) , 则会松;如果胯外侧(阳)紧了 , 意念转至会阴周围 , 则会松 。 所谓阴阳相合为一 , 自有道行 。 当然 , 此意要清要淡 , 不能刻意、着意 , 下重意 , 即似有似无状态 。 肩松后 , 仿若吊挂在锁骨外缘下的;胯松了 , 仿若胯是吊挂在髌骨下的 。 把肩部放在拦杆上 , 肩不着力着意 , 也会松;胯部坐在小凳子上 , 胯不着力着意 , 也会松 。 这就是体会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