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为西安市民口味正趋向“国际化”归国华侨城墙下开居酒屋

本文转自:西安日报
沉浸在牛羊肉泡馍、辣子蒜羊血里的西安人对清淡口味的日餐会感兴趣吗?作为一个曾在日本生活13年的“老西安” , 归国华侨谷保东的回答是:当然会 , 因为随着西安的发展 , 人们在口味方面也趋向“国际化” 。 如今的谷先生在西安城墙根下经营一家日餐店 , 对于西安人的“国际饮食”接受度 , 他胸有成竹 。
认为西安市民口味正趋向“国际化”归国华侨城墙下开居酒屋
曾在日本居酒屋工作
不久前的一天 , 采访人员在朱雀门内顺城巷 , 见到了谷先生 。 他祖籍河北 , 出生在西安 。 童年和少年就生活在西安城墙附近 , 经常与小伙伴在那里玩耍 , 与城墙结下不解之缘 。
在少年时代 , 他就跟家人学会了包包子、包饺子 , 那时候有位在大饭店担任厨师的亲友 , 见他很机灵 , 也经常指点他 , 所以少年时代的谷保东 , 也能炒几道拿手菜 。
1992年5月 , 谷先生来到日本东京留学 。 学习之余也常去学校周边打小时工 , 其中也包括在居酒屋里工作 。 居酒屋是日本传统的小酒馆 , 提供酒类和特色菜肴 , 供人们在闲暇之余小酌、放松心情 , 深受当地人和外国游客的欢迎 。
他在居酒屋打工时 , 非常努力 , 工作中一丝不苟 , 深受同事和店主的赞许 , 报酬一直都是同岗位最高的 , 甚至在辞工之后 , 每当居酒屋遇到人手不够时 , 只要店主打来电话 , 他都会挤出时间去帮忙 , 因此也结识了不少当地的朋友 。 毕业后谷先生进入一家国际贸易公司 , 将中东的海产品和果汁进口到日本 。
2005年 , 在日本学习、工作13年的谷保东决定回国 , 因为国内出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。 他从事过采矿、贸易等多个行业 。 2014年 , 爱好美食烹饪、一直对日料有研究的谷保东在西安南门附近 , 跟朋友合作开了一家居酒屋 。
认为西安市民口味正趋向“国际化”归国华侨城墙下开居酒屋
“当时生意非常好 。 ”谷保东说 , 因为自己对中日两国的餐饮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 , 所以在经营方面很快就走上正轨 。 不过之后因为种种原因 , 没有做下去 。 但是对于在西安开居酒屋 , 谷先生显得很有信心 。 他告诉采访人员 , 自己回国后发现 , 国内的经济发展非常快 , 与之相伴的就是人们的餐饮习惯也发生很大的改变 , 就以西安为例 , 全国各地、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们往来于此 , 旅游观光或者商贸交易 , 牛羊肉泡馍、凉皮肉夹馍等固然值得品尝 , 但包括日料在内的海外餐饮也肯定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。
【认为西安市民口味正趋向“国际化”归国华侨城墙下开居酒屋】于是2017年11月底 , 他在朱雀门里顺城巷西段又开了一家居酒屋 。 “如果不是疫情 , 我们店里的生意会相当火 。 ”谷保东说 。 但即便如此 , 傍晚时分 , 也陆续有不少顾客光临 , 一些人还跟谷保东打着招呼 , 看起来都是老顾客 。
认为西安市民口味正趋向“国际化”归国华侨城墙下开居酒屋
让美食成为沟通的桥梁
谷先生是个喜欢做菜的人 , 他随口就能讲出中餐或者日餐里某道菜的具体做法 。 比如店里的拿手菜石板牛肉与法式鹅肝 , 在做石板牛肉时他特别提到秘制牛肉汁的做法 , 煎牛排时要先将牛排煎至5分熟、两面金黄出锅 , 切片之后放到烧热的石板上 , 再浇上牛肉汁 。 而法式鹅肝在煎好之后要淋上调配好的红酒汁 , 装盘时要在盘底放上法棍面包和芒果片 。
中日两国的餐饮也有一定交集 , 比如饺子 。 他在东京工作时 , 还跟那边的日本朋友交流过饺子的做法 。 “他们主要做煎饺 , 做法很细致 , 饺子皮擀得很薄 , 馅料里有海鲜、肉和蔬菜 , 用油煎得金黄之后便出锅 。 ”

推荐阅读